上海助推“AR+旅游”融合发展

2017年,一款名为“PinnAR”的应用风靡日本。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直接进入导航,在屏幕箭头指引下前往自己想要游览的目的地,轻松化解出行语言障碍。日本姬路市也推出了当地景点的AR导览,游客用手机扫过景点时,可以看到叠加的古建筑影像和指路标识。而在东京,当人们使用AR 应用Junaio导航前往东京阳光水族馆时,手机屏幕上会出现几只可爱的小企鹅,摇摇晃晃地带领人们走到水族馆,游客数量因此大增。除了提供导览信息、为用户带来便利以外,AR技术也赋予旅游场景本身更丰富的内容。

2017年 11月至12月间,位于日本的六木本展望台举办了观赏东京夜景的圣诞活动,运用AR技术将星座影像与城市夜景叠加在游客面前,让游人能够欣赏没有屏障的都市景致。韩国则利用AR技术重现了历史。其敦义门建于1396年,是朝鲜时期汉阳都城的西侧大门,于 1915年被日本殖民统治者强制拆除。

时隔104年,经过学者对历史遗迹的大量考证,韩国于2019年推出了敦义门AR应用。游客可以在敦义门遗址附近随时打开该应用,从各个角度观赏敦义门的昔日风采;而随着所处时间段的不同,AR能够呈现出四种以上的图像,使人们得以欣赏敦义门的多种面貌。渲染场景的同时,AR技术还能够优化游客的体验。迪士尼推出了一款名为“Play Disny Parks” 的AR应用,让前往迪士尼乐园的游客可以在排队时 扫描附近的辨识图、体验隐藏的AR游戏;游戏的玩法甚至会依据实时排队情况进行改变,当队伍很长时展示较为缓慢的玩法,而当快要排到时则加快游戏节奏。新颖而精准的排队管理让原本无聊乏味的等待时间变得妙趣横生,不仅提升了用户满意度,也进一步强化了迪士尼的品牌符号。

在国内,AR技术也已渐渐渗透到旅游业中。文创方面,半坡博物馆、西安兵马俑、恭王府、圆明园等景点均推出了各具特色的AR卡片,游客用手机扫描这些卡片时便可在屏幕上看到文物的三维模型和特效,并且还能将卡片上的数字文物带回家。敦煌数字化保护组织则与腾讯联手,通过高科技互动让人们意识到壁画保护迫在眉睫。在双方共同开发的AR链接《敦煌未来博物馆》中,使用者可以朝着手机屏幕上的敦煌壁画吹气。随着吹气时长的增加,屏幕上的年份不断向后推移,模拟的壁画图像随之风化得越来越严重,最后甚至消失。可视化的文物退化过程,让人们更直观地意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迫切性。

在上海,AR技术屡屡为历史建筑增光添彩。近年的“建筑可阅读”项目中,许多有着特殊观览意义的建筑,包括上海邮政博物馆、巴金故居等都配备了“智慧游览”元素,游客可以通过扫描建筑物附近的二维码等方式,在手机上看到建筑物信息、数字导游、历史情景再现等叠加在实物上的虚拟场景,让建筑可读、可听、可看、可游。

AR是相对年轻的行业,未来有广阔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性。当前,行业标准和规则尚不完整、仍有待广大参与者逐步建设;而上海是国内的经济高地、信息枢纽,能够用较高的效率、开放的心态、专业的态度来广纳众意、统筹整合,为行业标准制定提出优质意见。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恢复期,应抓住“新基建”行动方案带来的契机,尽快确立上海在国内“AR+旅游”领域中的先发优势和引领地位。

对于“AR+旅游”这样兼具科技与人文属性的新业态,高素质青年人群的参与十分重要。可以在上海各大高校设立创新比赛,鼓励青年学子关注、参与其中,通过物质奖励、提供创业机会等形式引导有才干的学子成为行业中的新鲜血液。

新业态并不总是“平地起高楼”,而常常诞生在现有产业、技术等元素交叉、重组、升级的基础上。“AR+旅游”的本质是AR技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具体到现实之中,所涉及的却不仅仅是这两个元素。AR技术本身就包含了线上与线下的双重要素,旅游业更是与“吃住行游购娱”及其他行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AR+旅游”既能够促进其他行业发展,也要依靠其他行业;要协调这个结构复杂、运行细密的庞大系统,只靠行业自身 “走一步、看一步”未必能取得最优效果。政府应具有全局视野、运用顶层设计,辨清全产业链间相互作用的逻辑以及新业态可能带来的改变,统筹协调,让“AR+旅游”在上海产业生态系统中更好地协同发展。

任何产业想要长远发展,都要有切实的落脚点,旅游业尤其如此——即便与前沿科技结合,也不能“无中生有”,还是要落地到现实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去。对上海而言,发展旅游业从无“无中生有”的必要,丰富而极具历史意义的城市资源为“AR+旅游”发展提供了具象载体和广阔空间。上海应充分利用相关资源,紧密串联本土多样化景点,让新业态落地生根。旅游方面,上海的核心优势是其在中国近现代史和当代发展史中独一无二的地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解放前各派势力角逐的名利场,许多历史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用AR技术重现历史,让人 们身处和平时代的今天,也能在数字光影中感受曾经的艰辛卓绝和岁月变迁,从而落实人文旅游中最核心的“讲好故事”这一要义,发挥“打通历史、树立自信”的重要作用。

无形的历史之外,有形的建筑也构成了上海的热门旅游资源,风格横跨中西、时代贯穿近现当代,现有的“建筑可阅读”项目已经通过AR技术向游客展示了许多导览信息与文化内涵,而在未来还可进一步扩展该项目的规模,让更多的建筑变得生动、鲜活、可感知。此外,也可以像前文提到的韩国敦义门一样,用数字影像在原址之上重现那些已在战火中消逝或是由于其他各种原因未能存留下来的建筑,让游客漫步于历史的光影之中。AR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运用无需局限在历史建筑中,其他基础设施也可以积极探索升级方向。

比如天文台可以利用AR增强人们的观星体验,让游客通过更清晰的图景和详尽的注释对所观览的星空产生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人是一个城市最具温度的元素。提高全民参与度,让人们将自己所了解的信息、所经历的故事用AR应用保存起来、收藏于当时所处的地点,日后其他人经过此处时便能够打开一个个记忆胶囊、了解曾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随岁月流逝,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凝结着曾在那里发生过的世间万象,每一棵树木都见证着历史,每一处屋檐都俯瞰着悲欢。 游人有了更多的地方可以探寻,就不必再终日拥挤于几个热门景点走马观花;各区域旅游产业被活化,上海也将在通往全域旅游的路上更进一步。上海应抓住“新基建”与在线新经济带来的契机,秉持“争当龙头”理念,通过严谨的研究制定规则、用开放的环境鼓励发展,将“AR+旅游” 发展成有高度、有热度、有温度、具备示范效应的新业态。